烧卖(烧卖的家庭做法)

美食生活
2024 04-25 18:41 点击:

正宗鲜肉烧麦的做法

正宗鲜肉烧麦的做法:

主料:肉皮冻200克、冬笋100克、猪肉500克。

辅料:盐适量、生抽2勺、烧卖皮适量。

1、肉皮处理干净,用刀剔除猪毛和杂质。

2、把肉皮放在清水中煮开,倒掉沸水,再次清洗下肉皮。

3、倒入适量清水,大火煮开,转小火,煮2个小时。在肉皮煮烂后,用筷子和刮刀把肉皮戳烂。(也可放于搅拌机中搅一会)。

4、冬天只要在常温下放置一个晚上即可,第二天已自然冷冻。

5、猪肉和冬笋,分别剁碎。

6、肉皮冻用刀剁碎,或搅拌机搅一下。

7、把猪肉、冬笋、肉皮冻搅拌均匀,放入适量盐、2勺鲜酱油、少许麻油,用刮刀搅拌均匀,待用。

8、在烧卖皮上,放上馅料(要多一点),一个手把筷子插于馅料中间作为固定作用,另一只手慢慢地捏着烧卖皮往中间旋转,最后收起,即可。

9、放于蒸笼上蒸20分钟即可。

“烧卖”的由来?

烧卖(Steamed Pork Dumplings),又称烧麦、肖米、稍麦、稍梅、烧梅、鬼蓬头,是形容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,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小吃。烧卖源起元大都,在中国土生土长,历史相当悠久。现在中国南北方都有,在江苏、浙江、广东、广西一带,人们把它叫做烧卖,而在北京等地则将它称为烧麦。平潭烧卖类似北方烧卖,但用料及制法不同。先将番薯及薯粉加工成粉皮,选用蟹黄、虾仁、紫菜、鲜肉丁加佐料炒熟为馅,尔后装馅入皮,捏成白菜形状,竖列笼中蒸熟。喷香可口,兼有小笼包与锅贴之优点,民间常作为宴席佳肴。

[编辑本段]起源

烧卖起源于包子。它与包子的主要区别除了使用未发酵面制皮外,还在于顶部不封口,作石榴状。最早的史料记载:在十四世纪高丽(今朝鲜)出版的汉语教科书《朴事通》上,就有元大都(今北京)出售“素酸馅稍麦”的记载。该书关于“稍麦”注说是以麦面做成薄片包肉蒸熟,与汤食之,方言谓之稍麦。“麦”亦做“卖”。又云:“皮薄肉实切碎肉,当顶撮细似线稍系,故曰稍麦。”“以面作皮,以肉为馅,当顶做花蕊,方言谓之烧卖。”如果把这里“稍麦”的制法和今天的烧卖作一番比较,可知两者是同一样东西。

到了明清时代,“稍麦”一词虽仍沿用,但“烧卖”、“烧麦”的名称也出现了,并且以“烧卖”出现得更为频繁些。如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回:“席上上了两盘点心,一盘猪肉心的烧卖,一盘鹅油白糖蒸的饺儿。”《金瓶梅词话》中也有“桃花烧卖”的记述。清朝乾隆年间的竹枝词有“烧麦馄饨列满盘”的说法。李斗《杨州画舫录》、顾禄《桐桥倚棹录》等书中均有烧卖一词的出现。《清平山堂话本·快嘴李翠莲记》:“烧卖、匾食有何难,三汤两割我也会。”傅崇矩《成都通览·成都之食品类及菜谱》中开列了“各样烧麦,大肉烧卖、地菜烧卖、冻菜烧卖、羊肉烧卖、鸡皮烧卖、野鸡烧卖、金钩烧卖、素芡烧麦、芝麻烧麦、梅花烧麦、莲蓬烧麦……” 清代无名氏编撰的菜谱《调鼎集》里便收集有“荤馅烧卖”、“豆沙烧卖”、“油糖烧卖”等。其中“荤馅烧卖”是用鸡肉、火腿配上时令菜作馅制成。“油糖烧卖"则用板油丁、胡桃仁和白糖做馅制成。中国南方还有一种“卤馅芽菜烧卖”。

时至今日,现时各地烧卖的品种更为丰富,制作出更为精美了。如河南有切馅烧卖,安微有鸭油烧卖,杭州有牛肉烧卖,江西有蛋肉烧卖,山东临清有羊肉烧卖,苏州有三鲜烧卖;湖南长沙有菊花烧卖;广州有干蒸烧卖、鲜虾烧卖、蟹肉烧卖、猪肝烧卖、牛肉烧卖和排骨烧卖等等,都各具地方特色。

名称由来

相关典故烧麦一词的来历,有多种说法。一种说法是:早年的烧麦都在茶馆出售,食客一边喝着浓酽酽的砖茶或各种小叶茶,吃着糕点,一边就着吃热腾腾的烧麦,故烧麦又称“捎卖”,意即“捎带着卖”之意;也有人说因为烧麦的边稍皱折如花,故又称之为“稍美”,意即“边烧美丽”;还有一种说法是,烧麦最初叫撮子包,因感其名不雅。又因其边象快熟的麦穗,随改名为烧麦。现今烧麦已成了美味可口的主食,所以一般人约定俗成叫“烧麦”。

早在乾隆三年,浮山县北井里村王氏,就在北京前门外的鲜鱼口开了个浮山烧麦馆,并制作炸三角和各种名菜。某年除夕之夜,乾隆从通州私访归来,到浮山烧麦馆吃烧麦。这里的烧麦馅软而喷香、油而不腻,洁白晶莹,如玉石榴一般。乾隆食后赞不绝口,回宫后亲笔写了“都一处”三个大字,命人制成牌匾送往浮山烧麦馆。从此烧麦馆名声大振,身价倍增。

什么是烧卖?

烧麦,又称烧卖,是一种以小麦面粉加水和成硬面团、经醒制后用轴槌擀压成荷叶边面皮,包裹肉馅上笼蒸熟的中国北方传统面食。

烧卖最早见于史料记载是元代高句丽国出版的汉语教科书,其上记载元大都(今北京)出售“素酸馅稍麦”。该书关于"稍麦"的注说是以麦面做成薄片包肉蒸熟,与汤食之,方言谓之稍麦。麦亦做卖。又云:"皮薄肉实切碎肉,当顶撮细似线梢系,故曰稍麦。""以面作皮,以肉为馅当顶做花蕊,方言谓之烧卖。"如果把这里"稍麦"的制法和现代的烧卖作一番比较,可知两者是同一样东西。今内蒙古仍有许多馆子写作“稍麦”。

到了明清时代,"稍麦"一词虽仍沿用,但"烧卖"、"烧麦"的名称也出现了,并且以"烧卖"出现得更为频繁些。如《金瓶梅词话》中便有"桃花烧卖"的记述。《杨州画舫录》、《桐桥椅棹录》等书中均有烧卖一词的出现。乾隆皇帝有句诗提到了烧卖:“捎卖馄饨列满盘,新添挂粉好汤圆”。 乾隆皇帝吃烧卖必然要把这东西的来龙去脉问个清楚,因此“捎卖”作为名称的正宗源头是没有问题的。这里的“捎卖”就是“烧卖”。

清代无名氏编撰的菜谱《调鼎集》里便收集有"荤馅烧卖"、"豆沙烧卖"、"油糖烧卖"等。其中"劳馅烧卖"是用鸡肉、火腿配上时令菜作馅制成。"油糖烧卖"则用板油丁、胡桃仁和白糖做馅制成。中国南方还有一种"卤馅"芽菲菜烧卖。现时各地烧卖的品种更为丰富,制作出更为精美了。如河南有切馅烧卖;安徽有鸭油烧卖;杭州有牛肉烧卖;江西有蛋肉烧卖;山东临清有羊肉烧卖;苏州有三鲜烧卖;广州有蟹肉烧卖;南京有蛋烧卖等等,都各具地方特色。沙县烧麦则不同于其他烧麦,为圆形,里面包有粉干,配上秘制的酱料食用。早年呼和浩特地区的烧卖都在茶馆出售,茶客饿了总要补充点吃的。但茶馆是清雅之所,不像饭店不怕稠油浓烟,只能备点清蒸面饼,小菜由茶客自带,最多只能帮着把茶客带来的肉菜,卷在饼中热一下,用了几张面皮,收几张面皮的钱。时间久了,连饼中的菜也捎上了,但仍然按面饼的分量计价,“捎卖”就这样诞生了。因此,正宗烧卖馆子是按皮的重量计价的,在呼和浩特“二两烧卖憋死汉”,千万不要按饺子的量去点。

1937年完成的《绥远通志稿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“惟室内所售捎卖一中,则为食品中之特色,因茶肆附带卖之。俗语谓‘附带’为捎,故称捎卖。且归化(呼和浩特)烧麦,驰名远近。外县或外埠亦有仿制以为业者。而风味稍逊矣。”正宗的烧卖馅还是羊肉生姜大葱的,呼市人的早点习惯都是以烧卖为主,馆子一般都是清真的,味道也较纯正,和其他地方的烧卖味道是完全不同的.。一两是八个,比饺子可是多多了,如果你能吃下半斤,那真算你厉害了。

到底是烧卖还是烧麦

前几天小编和朋友忽然间聊到了烧麦,她说在买烧麦的时候看到店铺的招牌上面写的是“烧卖”,当时她还觉得是老板写错了,后来才知道真的有烧卖这个词,后来小编也了解到,其实烧卖和烧麦只是南北方不同的称呼,但是因为南北的差异,这两种食物也出现了差别。

文章目录

一、糯米烧麦的营养价值

二、糯米烧麦的热量

三、糯米烧麦的宜忌人群

糯米烧麦的营养价值

糯米烧麦的主要食材:主料: 面粉500克、糯米250克、绞肉馅500克。辅料: 葱姜末适量 盐适量 生抽适量 料酒适量 老抽适量 白糖适量。面粉500克、糯米、绞肉馅、葱、姜的养价值如下:

1、糯米

糯米是糯稻脱壳的米,在中国南方称为糯米,而北方则多称为江米。糯米是制造粘性小吃,如粽、八宝粥、各式甜品的主要原料,糯米也是酿造醪糟(甜米酒)的主要原料。糯米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、钙、磷、铁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烟酸及淀粉等,营养丰富,为温补强壮食品,具有补中益气,健脾养胃,止虚汗之功效,对食欲不佳,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。

糯米烧麦的营养价值

2、绞肉馅

肉馅是一道常见的家常菜,营养美味,老少皆宜,肉馅通常指整块肉经过加工后所成肉末。

3、葱

葱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、糖类、维生素A原(主要在绿色葱叶中含有)、食物纤维以及磷、铁、镁等矿物质等。每100克大葱含水分90克,蛋白质2.5克,脂肪0.3克,碳水化合物5.4克,钙54毫克,磷61毫克,铁2.2毫克,胡萝卜素0.46毫克,维生素C15毫克。此外,还含有原果胶、水溶性果胶、硫胺素、核黄素、尼克酸和大蒜素等多种成分。

4、姜

生姜是一种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作物,除含有姜油酮、姜酚等生理活性物质外,还含有蛋白质、多糖、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,集营养、调味、保健于一身,自古被医学家视为药食同源的保健品,具有祛寒、祛湿、暖胃、加速血液循环等多种保健功能。

5、料酒

料酒就是专门用于烹饪调味的酒。在我国的应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,日本、美国、欧洲的某些国家也有使用料酒的习惯。从理论上来说,啤酒、白酒、黄酒、葡萄酒、威士忌都可用作料酒。料酒富含人体需要的8种氨基酸,如亮氨酸、异亮氨酸、蛋氨酸、苯丙氨酸、苏氨酸,它们在被加热时,可以产生多种果香花香和烤面包的味道。其中,赖氨酸、色氨酸可以产生大脑神经传递物质,改善睡眠,有助于人体脂肪酸的合成,对儿童的身体发育也有好处。其实,料酒的营养成分是来源于黄酒,再加入花椒、大料、桂皮、丁香、砂仁、姜等多种香料酿制而成。

The End